【摘要】该研究为深入揭示湖羊独特耐湿热特性及调节机制,进一步对湖羊种质特性进行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广大南方地区属于湿热气候类型,特点是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最热月份的相对湿度大。如重庆地区夏季极端气温为38℃~41℃,相对湿度可达80%~95%,由此引起的热应激反应对羊健康影响巨大。然而,目前关于羊的环境应激调控机制的报道多停留在单因素(热或冷)胁迫方面,对于湿热双重因子对羊的应激调控机制研究鲜有报道。近期,我院羊遗传资源团队从血液神经内分泌层面对湖羊的湿热环境适应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应用ELISA法测定了重庆地区的湖羊10个血液神经内分泌与代谢指标,包括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isol)、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PI)、甲状腺激素(T4、T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发现,在非湿热应激阶段与湿热应激阶段所测定的10个适应性指标中仅ACTH、T3与T-AOC极显著降低(图1)。
研究结果表明,湖羊对重庆夏季高温高湿气候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是以显著降低基础代谢水平和血液总抗氧化能力为补偿的,明显不同于其他不耐湿热动物。该研究为深入揭示湖羊独特耐湿热特性及调节机制,进一步对湖羊种质特性进行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