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科研人员以大宁河鸡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产气荚膜梭菌诱导性鸡坏死性肠炎模型研究。
坏死性肠炎(Necrotic enteritis,NE)又称肠毒血症,是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感染初期鸡群临床病理表现不明显,但生产性能会显著降低;出现典型临床病理表现后,死亡率可达10%~40%,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产气荚膜梭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健康禽类肠道中,一般认为,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大量增殖是导致鸡坏死性肠炎爆发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鸡坏死性肠炎模型对新型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科研人员以大宁河鸡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产气荚膜梭菌诱导性鸡坏死性肠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攻毒对照组相比,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鸡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显著降低(P<0.05),肠道病理评分显著增加(P<0.05);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隐比极显著降低(P<0.01)。肠道病理解剖发现,感染产气荚膜梭菌的鸡小肠出现明显病变,肠管肿胀,肠黏膜充血伴有针状出血点,且肝脏出现白色病灶,与亚临床坏死性肠炎的病理变化一致。综上,用1×109 cfu产气荚膜梭菌连续灌服大宁河鸡6天,造成生长性能下降、肠道组织受损明显,成功建立了产气荚膜梭菌诱导型鸡坏死性肠炎模型,为后续开展鸡用饲料添加剂新产品研发奠定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