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在原代细胞培养山羊痘病毒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该项研究通过实时监测细胞状态,对细胞病变效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入了解病毒在山羊睾丸原代细胞中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过程,为山羊痘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方案。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T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动物的采食和生长,造成羊毛和皮革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患病动物的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是养羊业中重点防控的一种疫病。国内以GTPV AV41株制作的疫苗用于山羊的注射免疫,为防控山羊痘取得良好效果。

我院兽医兽药研究所生物制品研发团队基于原代细胞培养的病毒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病毒滴度的优势,研究分离了山羊睾丸原代细胞作为宿主细胞,借助长时间动态细胞成像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采集细胞图像、通过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方式,评估GTPV AV41在不同日龄山羊原代睾丸细胞中的传代培养特性、细胞病变效应和增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7日龄和60日龄原代山羊睾丸细胞的最大传代次数为7代,之后传代再无法长满至单层,在最大传代次数之前,两种细胞的细胞形态并无差异,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数据分析显示,对第2代细胞每隔6h采集一次细胞图片,计算出细胞生长的融合度,结果显示7日龄和60日龄的原代睾丸细胞均在38h左右达到细胞最大融合度,分别为94.2%和89.0%。在38h后,细胞老化造成细胞脱落,细胞融合度开始下降。两种细胞接种GTPV后均能产生细胞病变,但是发生病变的时间以及病变特征上存在差别。7日龄细胞在接种GTPV 84h后,细胞病率变达到90%以上,细胞形态呈现不规则的形状,细胞间质变大、脱落,出现明显的交织拉网现象,90h时细胞间质进一步变大、脱落。60日龄的细胞在接种GTPV 84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细胞间出现明显的聚团,但与7日龄细胞比较,细胞间交织拉网现象明显减少,到90h时,细胞出现交织拉网、脱落的现象。7日龄和60日龄羊睾丸细胞感染GTPV疫苗株48h、72h、96h后,病毒拷贝数对应为2884、5128、8912 copies/µL,1622、3090、10715 copies/µL。综上,无论是7日龄还是60日龄山羊睾丸细胞在感染GTPV后都会发生细胞病变,且GTPV在60日龄细胞的增殖效率要高于7日龄细胞。

该项研究通过实时监测细胞状态,对细胞病变效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深入了解病毒在山羊睾丸原代细胞中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过程,为山羊痘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方案,也为山羊痘疫苗生产和山羊痘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