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研发液态发酵饲料专用性菌剂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我院研发出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主发酵单菌和附属发酵单菌。

利用新型液态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具有高效利用非粮原料、改善饲料营养价值、抑制病原菌增殖、提高畜禽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多方面优势,可保障无抗饲养条件下动物的健康高效生产。液态发酵饲料品质取决于其pH值、微生物组成、适口性等方面。因专用性菌剂缺乏,液态发酵生产常存在着发酵启动缓慢、肠杆菌爆发式增殖、饲料游离氨基酸降解、影响饲料适口性物质(生物胺、乙酸、丁酸等)大量产生等现象,使饲料品质难以保障,制约了液态发酵饲料的应用推广。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开展了液态饲料发酵菌剂的针对性研究。

我院研发出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主发酵单菌和附属发酵单菌。主发酵单菌为植物乳杆菌28-7、银杏乳杆菌cqf-43中的一种或两种,附属发酵单菌为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短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数据表明,2株主发酵单菌具有以下优点:

1.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表1);

表1 液态饲料专用发酵菌剂中主发酵单菌的抑菌圈直径(mm)

2.不产生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表2),可减少发酵过程中赖氨酸等氨基酸的损耗和尸胺、腐胺等生物胺的产生;

表2 液态复合发酵菌剂菌株脱羧酶显色反应结果

3.主发酵单菌cqf-43可高产胞外多糖;

4.主发酵单菌组合不同附属发酵单菌,产生不同发酵特性的菌剂组合,可适应发酵原料的多元化。

应用该菌剂发酵,可调控发酵快速启动并降低饲料pH值(图a);降低了饲料产品中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图b),提高了饲料生物安全性;提高了饲料产品乳酸含量并降低了乙酸、丙酸含量(表3),改善了饲料产品的适口性;提高了饲料黏稠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料颗粒沉降、固相和液相快速分层的问题。

表3 接种菌剂发酵对饲料pH值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图1接种菌剂发酵对饲料pH值下降速率和主要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注:对照组不接种任何菌剂进行发酵,发酵组接种菌剂发酵;饲料中主要微生物检测范围:乳酸菌≥1×108 CFU/g,大肠杆菌≥10 CFU/g,沙门氏菌≥0 CFU/g,酵母≥100 CFU/g,霉菌≥10 CFU/g.

我院研发出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解决现有液态发酵饲料生产中因发酵菌剂缺乏而导致的难以稳定生产、适口性差、养分损失大、易变质腐败等生产发酵问题,亦可缓解液态饲料因沉降导致畜禽长势不均和饲料大量浪费的实际应用问题。相关结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2210913907.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