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利用特基拉芽孢杆菌,建立了一套液态发酵制备菜籽多肽的工艺,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6月在线发表于《中国粮油学报》。
近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利用特基拉芽孢杆菌,建立了一套液态发酵制备菜籽多肽的工艺,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6月在线发表于《中国粮油学报》。
菜籽粕作为菜籽榨油之后的副产品,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资源,但菜籽在热榨或溶剂提取制油过程中,菜籽蛋白严重变性,导致消化吸收率低,制约了菜籽粕的深度利用,造成蛋白资源的浪费。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微生物发酵菜籽蛋白可获得功能性菜籽多肽,而且与酶水解法制备相比,可以节省大量昂贵的酶制剂,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菜籽粕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之一,但制备的菜籽多肽得率低、生物活性低。因此本研究对菜籽粕制备菜籽多肽发酵菌株进行筛选,并以多肽得率为筛选条件,分别对发酵基质(料水比、发酵初始pH、葡萄糖浓度和磷酸二氢钾浓度)和发酵条件(转速、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已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能够在菜粕平板上良好生长,具有分解菜籽蛋白的潜力。以该菌作为发酵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后发酵产物菜籽多肽得率为21.4%,氨基酸含量为373.27 mg/100mL,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50% 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0.05 mg/mL,50% ATBS 自由基清除率为0.09mg/mL。所获菜籽多肽得率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强,为菜籽粕的深度利用提供了途径。 
图1发酵基质对菜籽肽多肽得率的影响

图2发酵条件对菜籽多肽得率的影响
菜籽粕作为菜籽榨油之后的副产品,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资源,但菜籽在热榨或溶剂提取制油过程中,菜籽蛋白严重变性,导致消化吸收率低,制约了菜籽粕的深度利用,造成蛋白资源的浪费。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微生物发酵菜籽蛋白可获得功能性菜籽多肽,而且与酶水解法制备相比,可以节省大量昂贵的酶制剂,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菜籽粕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之一,但制备的菜籽多肽得率低、生物活性低。因此本研究对菜籽粕制备菜籽多肽发酵菌株进行筛选,并以多肽得率为筛选条件,分别对发酵基质(料水比、发酵初始pH、葡萄糖浓度和磷酸二氢钾浓度)和发酵条件(转速、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已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能够在菜粕平板上良好生长,具有分解菜籽蛋白的潜力。以该菌作为发酵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后发酵产物菜籽多肽得率为21.4%,氨基酸含量为373.27 mg/100mL,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50% 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0.05 mg/mL,50% ATBS 自由基清除率为0.09mg/mL。所获菜籽多肽得率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强,为菜籽粕的深度利用提供了途径。

图1发酵基质对菜籽肽多肽得率的影响

图2发酵条件对菜籽多肽得率的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