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经济动物研究所近期开展了植物次生物质调控中华蜜蜂对农药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槲皮素能显著提高中华蜜蜂对吡虫啉的耐受性,该结果为保护我国本土蜜蜂安全授粉、降低农药对蜜蜂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蜜蜂是最重要的授粉昆虫,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十多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蜜蜂的生存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自2006年开始,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多个地区连续多年发生蜂群崩溃综合症,蜜蜂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对全世界的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大规模地使用內吸式杀虫剂,如吡虫啉,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全世界蜜蜂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花粉和花蜜中的植物次生物质,已被证实能显著提高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Hymenoptera: Apidae)对多种农药的耐受性,该结果为降低农药对蜜蜂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槲皮素能否影响我国最重要的本土蜜蜂——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对农药的耐受性仍没有相关报道。由此,本研究评价了槲皮素调控吡虫啉对中华蜜蜂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100 μg/L吡虫啉的长期暴露能显著缩短中华蜜蜂工蜂10.81 d的平均生存时间,急性暴露能降低工蜂的蔗糖响应性和记忆能力;20 μg/L吡虫啉仅对工蜂的蔗糖响应性产生影响。37.8 mg/L槲皮素提前处理24 h能显著延长3.90 d工蜂长期摄入100 μg/L吡虫啉后的平均生存时间,75.6 mg/L槲皮素提高了100 μg/L吡虫啉急性暴露后的蔗糖响应性,表明低浓度槲皮素的提前处理能显著提高中华蜜蜂对吡虫啉的耐受性。
该研究不仅证实了自然饮食对中华蜜蜂的重要作用,为制定缓解农药对蜜蜂影响的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研发能有效提高中华蜜蜂农药耐受性的饲料添加剂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保障我国本土蜜蜂安全授粉、维持野生植物多样性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该研究得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CARS-44)、重庆市科研院所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c2019jxjl80007)等项目的资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