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发现羊肾细胞适宜培养LacZ基因标记的重组山羊痘病毒
【摘要】近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兽医兽药研究所生物药物开发创新团队发现“羊肾细胞”适宜培养表达LacZ基因标记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本研究可为山羊痘病毒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一些参考与数据支撑。
  近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兽医兽药研究所生物药物开发创新团队发现“羊肾细胞”适宜培养表达LacZ基因标记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本研究可为山羊痘病毒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一些参考与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上。
  山羊痘疫苗弱毒株不仅是理想的弱病毒,还是一种重要的活载体病毒。通过构建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创制新的山羊痘活病毒载体,是当前山羊痘病毒新型疫苗研究的热点。但由于LacZ基因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许多生物自身可合成,能与培养基中X-gal反应产生蓝色。因此选择适宜的细胞系纯化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山羊痘病毒,有助于新型山羊痘疫苗研发。
  研究人员以山羊痘病毒(GPV)为研究对象,利用显色差异方法,以乳仓鼠肾细胞(BHK21)、羊肾细胞(SK)和羔羊睾丸细胞(LT)培养该病毒至单层,观察其在X-gal培养基中的显色反应,系统分析单层细胞LacZ基因的转录本以及各细胞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结果发现BHK21、SK和LT细胞均产生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转录本。但在X-gal琼脂糖胶中,只有羊肾细胞孔中一直未出现可见的蓝色,试验也证实SK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显著低于BHK21和LT的酶量。因此,培养LacZ基因标记的重组山羊痘病毒,选择羊肾细胞是较为适宜的。这项研究可为山羊痘病毒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一些数据支撑。

图1 固定化培养的BHK21细胞、SK细胞、LT细胞在0 h、24 h、48 h和72 h的显色结果
LMA 低熔点琼脂糖, GPV 山羊痘病毒,Cell 细胞系,X-gal 显色剂
图2 LacZ 基因RT-PCR产物的电泳图
1 Positive Con. 2,3,3,4 of PCR production BHK21 SK LT RNA as templates
图3 细胞产β-半乳糖苷酶检测结果
Con: DMEM culture; *,** and *** represent P < 0.05, P < 0.01 and P < 0.001, respectively
  该研究得到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面上项目(cstc2019jscx-msxmX0325)、重庆荣昌农牧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专项(cstc2019ngzx0012)、国家动物疫病长期性观测监测项目(18501)资助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