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肉鹅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摘要】 本项目是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引进优良鹅种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和“三峡库区优质肉鹅及养殖、加工技术示范推广”、“鹅胴体分割标准与特色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综合性成果,是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成功典范。该项目密切结合重庆主要鹅品种资源,通过对引进鹅种(莱茵鹅和朗德鹅)和本地良种四川白鹅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现有自然、地域资源优势,在重庆建立了良种鹅繁育体系,并在肉鹅全年均衡生产方面作出了突出

 优质肉鹅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jpg

      本项目是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引进优良鹅种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和“三峡库区优质肉鹅及养殖、加工技术示范推广”、“鹅胴体分割标准与特色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的综合性成果,是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成功典范。该项目密切结合重庆主要鹅品种资源,通过对引进鹅种(莱茵鹅和朗德鹅)和本地良种四川白鹅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现有自然、地域资源优势,在重庆建立了良种鹅繁育体系,并在肉鹅全年均衡生产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力扶持发展了优质肉鹅产业,为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妥善安置移民,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 主要研究内容
      1、 建立优质肉鹅良种繁育体系:建立祖代鹅场1个(存栏650只)、13个父母代种鹅扩繁场(存栏达4200余只)、优质肉鹅养殖生产基地30个和年屠宰肉鹅(禽)150万只的生产线一条;建立种鹅反季节繁殖生产基地2个,示范乡镇3个。
      2、 开展优质肉鹅综杂交组合筛选研究:筛选出莱×川鹅优秀杂交组合,并进行配套技术研究。
      3、关键技术研究:对重庆生产区内的四川白鹅进行了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生理常值的测定;改进优化了朗德鹅肥肝填饲技术与工艺;鹅全年均衡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鹅产品质量检测及深加工技术研究。
      4、进行优质肉鹅的产业化技术开发与示范:研制组装了一套“良种肉鹅产业化生产八大配套技术”,通过公司+基地(规模养殖小区)+示范户的产业运作模式,全面实现产、购、销的订单鹅业。
      二、主要创新点:
      1、首次开展适宜重庆地区的优质肉鹅杂交组合筛选研究,筛选出莱×川(莱茵鹅♂×四川白鹅♀)优秀杂交组合。
      2、首次开展鹅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与肥肝性能相关性的研究。证实FAS活性与产肝性能呈正相关,为深入探讨鹅体脂肪代谢途径和肥肝沉积规律等提供了新视点。
      3、首次研制了填饲前后朗德鹅肌肉和脂肪化学成分组成与价值评定,由此揭示在获取高营养价值肥肝之后,其肌肉可以同时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食品。
      4、首次在重庆地区开展肉鹅全年均衡生产技术研究,主要通过光照及其它饲养管理条件的控制使种鹅于6月份开产并逐步进入产蛋高峰期,改善了肉鹅由于季节性繁殖导致全年供应失衡的局面。
      5、申请专利:①密集型饲养禽用垫网 ,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156570.7,外观专利号:201030137517.8;②卤鹅保鲜方法,申请号:201010234288.0。
      6、首次根据不同加工原料特性和市场需要进行肉鹅分割工艺(带骨和不带骨)参数研究、分割产品(带骨与不带骨)标准制定和特色产品研制;首次进行鹅骨超微粉碎及鹅肉乳化嫩化技术研究。
      三、取得的成果 
      开展优质肉鹅杂交配套技术、全年均衡生产技术、产品深加工技术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为更有效地、更快捷地提高国内养鹅科技水平提供品种资源及理论研究素材;发表专业论文13篇,正式出版2部专业著作,申请专利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
      四、应用推广情况 

      推广良种鹅176.08万只,莱×川杂交鹅168.0万只,推广反季节繁殖种母鹅4200只、商品肉鹅16万只,共获新增利润3627.53万元,新增利税181.38万元;累计培训达1万人次,发放2.7万余份技术资料,促进移民安置和带动农户致富4000人。在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样板示范效应。

莱茵鹅和朗德鹅.jpg  优质肉鹅试验场.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