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研究员成功入围农业学部候选人名单,这不仅是对刘作华个人科研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我院在全国畜牧科研领域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刘作华研究员长期专注我国地方猪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和福利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生猪种业安全、猪肉稳产保供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其在国内率先构建以荣昌猪为代表的地方猪保护与利用体系,建立荣昌猪保种场、保护区及遗传资源冷冻保存库相结合的开放式动态三级保种模式,建成地方猪品种最多的遗传资源活体保存库,冷冻保存遗传材料7万余份;培育荣昌猪配套系和专门化品系。利用荣昌猪资源育成国家审定新品种——渝荣I号猪配套系和荣昌猪烤乳猪、高肌内脂肪猪两个专门化品系,制定《荣昌猪》国家标准;创新生猪医用。培育出“重牧实验用荣昌猪”获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证书;突破猪超大片段基因转移技术瓶颈,创制全球首个能表达人抗体的全人源抗体猪,为我国抗体医药产业发展及构筑国家生物安全盾牌提供了宝贵的战略资源。
其次,刘作华研究员率领团队破解地方猪‘吃粗粮’的密码,阐明了地方猪肌纤维发育与脂肪沉积、地方猪耐粗饲的肠道微生物差异、益生菌调控肠道菌群与提高免疫力等多项机制,创建荣昌猪及其培育品种营养调控与福利养殖配套技术体系;主持制定国家标准《猪营养需要量》的地方猪部分,终结了‘参考洋标准’历史。
同时,创建腺苷七肽高效制备技术,创制国内外生猪领域首个获国家批准使用的免疫调节肽饲料添加剂产品——“腺苷七肽”;研发高活力益生菌剂,创新非粮饲料资源固态和液态发酵关键工艺技术,研制生物饲料系列产品,有效缓解玉米豆粕资源短缺。
不仅如此,还策划并建成我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农业农村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等科创平台。
截至目前,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已累计突破关键技术12项,开发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疫苗及诊断、智能装备等新产品(新技术)83个,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技术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刘作华将继续带领团队在生猪科研领域深耕,致力于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为保障国家生猪产业安全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