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我院召开了2025年第2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新春第一会”,以“新春学理论领航聚心 开局谋发展赋能跃升”为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凝聚全院思想共识,为我院新一年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谋划重点发展方向、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院党委书记唐德荣主持会议,院、中心党政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10余篇来自《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家风建设、担当作为、乡村振兴建设、农村科普、智能时代、科技发展等多方面内容,为后续研讨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
会议强调,在畜牧科研工作中,要紧密围绕人民需求,将科研成果切实应用到提升畜牧效益、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坚决摒弃“躺平”“摸鱼”等消极思想。同时,我院将完善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加强理论武装和能力培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优良家风融入我院文化建设,以家庭和谐促进单位和谐,以良好家风涵养个人品德、职业道德,锻造过硬工作作风,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会议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当前,科技浪潮汹涌澎湃,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全新活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畜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畜牧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中心发言环节,党委委员、副院长葛良鹏同志围绕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出了建议:一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改革项目立项方式;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绩效评价和人才评定的重要依据;三是推动科技成果在重庆本土的转化,谋划标志性成果。
交流发言阶段,班子成员、部分中层干部及支部书记进行交流发言,大家围绕会议主题,积极分享学习感悟,为我院发展建言献策。
唐德荣同志指出,在新的一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扎实开展畜牧科技重大技术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成果助力乡村持续振兴和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推进我院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我院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实现我院整体实力的提升和跨越发展。他要求,一是要勤于学习理论,强化政治“三力”。理论学习是提升政治素养的基石,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等,能让科研工作者与单位职工从政治高度理解科研工作的意义,强化我院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政治地位,为科研工作赢得更多政策支持与社会认可。二是要勇于实践担当,强化执行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担当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动力。在畜牧科研实践中,面对疫病防控、品种改良等难题,科研人员要敢于冲锋在前。高效的执行力确保科研成果能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畜牧产业发展。三是要善于布局谋划,强化战略能力。布局谋划是实现长远发展的核心,我院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结合行业趋势与自身优势制定战略规划,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开启“十五五”规划新篇章。通过科学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确定重点研究方向,打造特色科研品牌,提升在行业内的战略地位,引领畜牧科研发展潮流。四是要敢于创新创造,强化成果转化。在畜牧科研中,科研人员要突破传统思维,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有意义,我院要进一步迭代升级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将实验室成果推向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进一步提升我院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院、中心中层干部和党支部书记列席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