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和科技创新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畜禽遗传资源作为畜牧业发展的“芯片”,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畜牧业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的“焦点”,已升级为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2025年2月6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公布2024年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畜资委办〔2025〕18号),我院自主培育的“海聆I号黑猪”“渝州白鹅”两个配套系以及自主挖掘的“武隆凤头黑鸡”“秀山鸡”两个新资源,榜上有名、享誉全国。至此,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增加至18个,自主培育的国审畜禽配套系增加至3个,相较于上一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增加了5个,为我市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其中培育的“海聆I号配套系”是我国唯一一个以优质地方猪遗传资源作为母本父系的黑猪配套系,适合西南高温高湿地区粗放饲养,是目前我国适合西南地区鲜食和腌制腊肉兼用不可多得的猪种;“渝州白鹅配套系”是我国第三个、重庆市第一个自主培育的中型肉鹅配套系,成功入选2024年“重庆市十大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生产性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方位满足西南地区卤鹅等地方特色加工需求。挖掘的武隆凤头黑鸡是我国首个“黑羽、凤头、青脚”,秀山鸡是我国少有的“黄羽、中小体型、青脚”地方鸡遗传资源,两个新资源的挖掘不但保护了我国家禽遗传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也为我市打造“一县一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有效抓手。
我院副院长、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启贵强调,“种业振兴、良种先行”,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指示精神,道不变、志不改,弘扬“科学家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种业创新攻关等五大行动,加强荣昌猪、湖川山地猪、酉州乌羊、城口山地鸡、四川白鹅等“土资源”以及武隆凤头黑鸡和秀山鸡等“新资源”的活体保护、遗传材料保存和精准鉴定工作,加速地方品种的遗传改良,不断提升生产性能和品种竞争力,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优质种源,加快促进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实现农业强国,贡献我们“重牧人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