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党委书记唐德荣带队到涪陵区调研畜牧产业发展情况,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王启贵,科技成果转化处副处长、中心乡村振兴与成果转化部副部长唐建安,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草食牲畜研究所副所长王高富,家禽研究所副所长汪超随行调研。
在涪陵区农业农村委主任代富荣、区畜牧兽医发展中心主任胡剑弦、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副主任郑明华和涪陵分院副院长任小明的陪同下,唐德荣书记一行首先前往了涪陵区的路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渝东黑山羊繁育场培育及高效示范技术项目建设情况;随后前往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涪陵黑猪选育及产业发展现状。
在座谈会上,任小明副院长汇报了涪陵分院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林和郑明华副主任分别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阐述了畜牧产业发展需求,希望得到我院和中心在畜牧技术、人才和项目等各方面的支持。王启贵副院长在补充汇报了有关情况,他强调,分院平台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地方主导畜牧产业的发展需求,希望服务分院的技术专家团队与企业深度融合,把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和企业及地方政府一起联合申报省部级甚至国家级项目进行技术推广示范,切实推动地方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唐德荣书记表示,涪陵分院作为建设时间不到两年的分院新成员,起步晚,但建设力度大、成效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猪声旺”:涪陵黑猪已然崛起;二是“鸡展翅”:增福土鸡渐渐飞上了百姓的餐桌;三是“羊满岗”:渝东黑山羊初具规模、羊群遍地。他希望,分院在接下来工作中,一是要发挥平台优势,与地方政府全力推进合作;二是要重点支持涪陵黑猪新品种培育,以点带面带动畜牧产业链整体增强;三是要持续开展工作,整合资源来满足地方畜牧全产业链技术需求,全力助推畜牧产业发展,提升畜牧产业经济效益。
会后,涪陵区政府副区长石泽林与唐德荣书记一行围绕地方畜牧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12月28日,唐德荣书记一行在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芳敏、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印、重庆市武隆区畜牧发展中心主任邓伟、重庆市武隆区畜牧发展中心副主任冉勇的陪同下,分别前往了土地洞香村生态农业公司调研凤头黑鸡生态养殖、经营等情况;实地查看了武隆中蜂产业发展、蜂疗中心建设运营等情况;前往了泰丰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调研渝东黑山羊保种、选育及三产融合发展等情况。
在座谈会上,邓伟主任汇报了武隆区畜牧产业发展情况,肯定了武隆分院在武隆区“一主两辅多元”的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上取得的成效。武隆分院院长王启贵在补充汇报中表示,服务于武隆分院的草食牲畜、家禽、蜂、猪、兽医五个专家技术团队要将自身的科研工作与地方主导畜牧产业需求结合起来。他要求:一是要是针对地方畜牧产业需求开展一系列技术培训、咨询、指导;二是加强畜牧关键技术攻关,策划项目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要集成应用技术示范推广,带动老百姓养殖增收;四是要加强疫病监测监控,稳产保供;五是要推动重要平台建设,协助地方主导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刘芳敏部长表示,市级领导先后肯定了渝东黑山羊三产联动发展模式和蜂疗中心富民产业建设,肯定了武隆区“先富民,再强区”的发展道路。她希望我院尽快落实接续武隆分院合作协议及签订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武隆区人民政府、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三方合作协议。同时她代表武隆区委区政府表态,将持续性地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和推动与我院的合作,并希望将地方畜牧产业与文旅产业结合起来,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唐德荣书记指出,武隆分院从2006建立至今,建设成效突出,助推武隆区畜牧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渝东黑山羊异军突起,跻身国家级山羊遗传资源;二是蜂产业发展多姿多彩,尤其是今年武隆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蜂疗大会;三是带动了武隆区畜牧产业整体发展,猪、牛、禽齐头并进;四是畜禽疫病防控到位。同时,他建议:一是要立足武隆特色总体布局畜牧产业,坚持富民强区道路;二是主抓重点产业,集中精力推动山羊和中蜂产业发展;三是要整合全国资源重手打造武隆畜牧名片;四是要深耕细作畜牧产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全区畜牧产业整体发展。希望我院与武隆区政府诚挚合作,力争做到“政府有战略眼光,管理部门有战术手段,企业有恒心毅力,群众有参与收益,院里有核心技术支撑”,齐心协力将畜牧优势品种发扬光大,助推武隆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