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学、用情讲,立足岗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院举行第七期“职工大讲堂”

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之际,10月27日下午,我院举办第七期“职工大讲堂”,这是我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以“大学习”的课堂形式深入推进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的有效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科技管理处陈佳同志率先登台,以二十大精神为着力点,为大家带来了《提高党员七种能力》的精彩演讲。她从重庆山火、抗击疫情、党员的责任担当等方面举例子、摆事实,让大家从她的阐述中深切感受到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忠诚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狠抓落实能力,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什么是肠道微生物?”“肠道细菌能干什么?”“怎样调控肠道健康?”“我们在做什么?”畜牧工程研究所齐仁立同志用“四问”的方式深刻阐述了“小细菌,大作用——影响一生的肠道微生物”这一主题,通过生动专业的讲解让大家如同走进了“科学小课堂”。同时他还结合二十大报告中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规划安排了当前研究目标和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激励我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畜牧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畜牧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作出应有贡献。

从古至今,家蚕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蚕业研究所吕金凤同志围绕“延续还是创新——蚕丝的前世今生”展开讲述,带领与会人员深刻领略家蚕的人文历史故事、家蚕的一生及蚕丝的前世今生。“现如今,蚕丝除了做衣服外还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吕金凤同志在演讲中还号召大家要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在传承与创新中让家蚕在健康事业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最近热门的“科技与狠活”,让食品添加剂成为了不少人的“心病”。食品加工研究所丛军同志以网络热词“科技与狠活”为切入点,以“心纯净、行至美”为落脚点,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与会人员讲述了一堂“生活小知识”趣味课堂,让大家能更加科学地认识我们身边的食品,以及不同食品的真实品质和如何选择合适的高品质的食物。当前,在“大食物观”下,居民饮食结构早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丛军同志的科普小课堂激励着大家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让‘中国饭碗’更稳更健康”积极地行动起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通过此次“职工大讲堂”活动,进一步筑牢了新时代“重牧人”思想之“魂”,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必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始终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奋力作为、笃定前行,以积极向上、勇于攀登、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把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