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成功研发出“构树+玉米秸秆”混合发酵饲料,成为一种易储存的上乘好饲料,受到养羊企业的青睐。
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近年来,我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荣城构羊现代农业(重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构羊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在荣昌区仁义镇三奇村围绕喂养湖羊的饲料构树展开了一系列攻关,解决优质饲草缺乏难题,推进荣昌建设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目前,已成功研发出“构树+玉米秸秆”混合发酵饲料,成为一种易储存的上乘好饲料,受到养羊企业的青睐。
杂交构树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家养动物的优质饲料,国务院扶贫办把“杂交构树扶贫工程”列为“全国十大扶贫工程项目”之一,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019年,荣城构羊现代农业(重庆)有限公司引进杂交构树作为饲养湖羊的主要饲料来源,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
针对杂交构树粗纤维含量较高、直接饲喂适口性差;生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产量大大超出羊群的需求,需要加工储存;但鲜构树粗蛋白和水分含量较高,夏季高温天气收割后2小时就开始腐烂变质,非常不容易保存等问题。研发中心尝试在构树中添加各种辅料和微生物菌剂,经过多次实验研究,该中心提出了鲜构树+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的思路,通过对照混合发酵后的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分析发酵品质,筛选出适宜发酵菌剂3种,确定了适宜的发酵水分含量、不同菌剂的适宜添加量和发酵时间,既解决了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让秸秆残值得到了充分利用。据研究表明,通过构树+玉米秸秆混合发酵饲料饲喂湖羊哺乳母羊,能够提高哺乳期母羊采食量5%和羔羊日增重8%,母羊哺乳期失重得到有效改善,初步解决了构树饲料加工储存难题。
不仅如此,我院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近年来,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广泛的科技攻关合作,共建了一批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以前,科研成果仅仅是攥在手里,现在既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定向推介给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定向攻关,实现快速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处唐建安副处长表示。为了做好与企业之间的“红娘”,我院还特设了科技成果转化处及重牧硅谷科技孵化器,给科技人员与企业提供面对面的合作洽谈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我院还通过与地方联合建设的16个分院(所)以及每年派遣科技特派员,服务各区县、企业及合作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让科技成果及时落地开花结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